法律論壇

首頁 / 法律論壇
首頁 看問答 消費者糾紛.公平交易 是否構成犯罪,可以要求退款嗎?

是否構成犯罪,可以要求退款嗎?


李OO 發問於 2022-02-18 | 雲林 | 其他

Q: 我在ig標一件帽T,但在取貨之前又標了一件短袖,但在取貨之後發現帽T與購買尺寸不符合,還有懷疑是贋品,所以棄標第二件短袖,請問我會構成刑法355條間接毀損罪嗎??還有第一件帽T可以要求退款嗎?

消費者保護法

瀏覽人數:566

A:  您好,我是高維志律師,擅長消費糾紛的處理,針對您的問題,回答如下,供您參考:
先說結論:刑事通常不成立犯罪,民事有可能要負賠償責任,但對方不會告!

一、刑事犯罪?
(一)刑法第339條第1項詐欺取財罪:

1.「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2.細究條文內容可以發現,要構成詐欺罪,構成要件必須是故意行使詐術(傳遞與事實不符合的資訊),使賣家出貨而獲利的意圖。然而,下訂後不願意取貨付款的原因百百種,例如:找到更便宜的同類商品、發現自己其實並不需要該商品,只是一時腦衝等等,但幾乎沒有買家是故意要騙賣家出貨才下訂的。

因此,即使賣家揚言提告,或真的去報警,警方也多半會以民事糾紛為由打發走,身為缺德買家的我們也不必太過擔心。

(二)刑法第355條間接毀損罪

1.「意圖損害他人,以詐術使本人或第三人為財產上之處分,致生財產上之損害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2.觀察本罪條文,要構成間接毀損罪行為人也必須施用詐術,且主觀上要有造成他人的損害為目的之意圖。

除非是大量訂貨後故意不取貨,否則如果下訂時沒有施用詐術,也沒有明確要讓賣家受損的主觀意圖,通常買家是根本不會成立刑事犯罪。

二、民事責任
一旦下訂後,雙方依照民法第153條、第345條成立買賣契約。如果買家在約定時間內不取貨,就會構成民法第234條受領遲延,要負擔受領遲延的責任。

此時賣家可以選擇

1.直接向買家請求賠償提出及保管給付物之必要費用(像是運費、倉儲保管費等損害)

2.或再次寄發通知要求買家限期取貨,如果買家仍置之不理,賣家可透過存證信函等方式解除契約。(但一旦選擇解除契約,商品價金也要退還給買家。)

不過現實上,除非今天商品的價格高昂或數量龐大,不然很難想像賣家會因為買家不取貨就真的提出民事訴訟或寄發存證信函,這些因為開庭而生的訴訟費用、時間等成本,對於賣家而言絕對划不來。


高維志律師
LINE ID:lightkkao(注意是兩個小寫的k,加LINE請告知姓名、電話、居住縣市,以及在哪個網站看到我的)
電話:0988679260
----------------------------------
上方是我的私人line帳號,而不是其他律師採用的Line @官方帳號,因此可以確定一定是跟律師本人聯絡。
(因為本平台為匿名詢問,本律師提供僅一般性、原則性法律意見,故並非代表本人與發問者成立委任關係,或為發問者的內容背書)

返回

隨時取得最新企業法規訊息

加入我們的FB粉絲專頁「中小企業法律新訊粉絲團」,取得最新即時的法律知識!